7月8日零点,《我不是药神》正式上映第四日,票房突破10亿大关。该片自7月5日正式上映起就登顶单日票房榜,目前已连续蝉联3天冠军宝座,截至今日发稿前,影片累计票房超12亿元。

影片讲的是徐峥扮演的落魄中年男人程勇无意中卷入一群等着药救命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之中,在帮助千千万万因病致贫、因贫买不起药的病患代购印度特效药的过程中触犯了法律,最终被绳之以法的故事。这部电影也是让观影者纷纷落泪。
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我不是药神》主角“程勇”的原型——陆勇,是无锡一家针织品出口企业老板,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纺织人。

2000年,32周岁的陆勇开始创业,办起了自己的针织厂,不通过外贸公司,自己将工厂产品直接向老外销售。在刚跨入2000年的节点,与许多质朴勤劳的纺织创业人,也善于抓住机遇,他的纺织生意虽不说做的红红火火,但也风生水起。然而天不遂人愿,噩耗还是来了。

2002年8月8日34岁的陆勇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在花费56.4万元,服用23500元一盒的瑞士诺华公司抗癌药“格列卫”两年后,陆勇不得不尝试价格低廉的印度仿制“格列卫”。觉得药效不错的陆勇将药品的信息分享给病友,甚至开始帮他们代购。

2014年7月,陆勇被沅江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案由为“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罪”,随后被取保候审。

2015年1月10日晚,陆勇和病友从无锡飞抵北京,结果陆勇在机场被警方抓获。诸多媒体持续报道该案件,1002名癌症患者在联名信上签字为他声援。

2015年1月27日,沅江市人民检察院向沅江市人民法院撤回起诉,并发布了《对陆勇决定不起诉的释法说理书》。2天后,陆勇重获自由。
2018年7月,随着《我不是药神》上映,陆勇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
在《我不是药神》的几场宣传活动中,这位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都有出席,一遍遍讲着自己没有通过代购格列卫仿制药挣过病友一分钱。

徐峥饰演程勇
与徐峥饰演的印度神油小商贩“程勇”不同,现实生活中的陆勇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生了病,需要钱,61岁的父亲在领了不到一年的退休工资后,想帮儿子赚些治疗费用,却在陆勇的工厂附近出了车祸,抢救7天后,去世。

陆勇是媒体和病友口中的“药侠”,针对慢粒白血病患者服用的正版格列卫药品每盒售价23500元人民币,正是他发现并为病友代购最初价格为3000元人民币的印度仿制药,让很多吃不起天价药的人看到了希望。

杨新鸣、谭卓、徐峥、王传君、章宇。这段情节的配乐改编自《与犯罪的战争》插曲《听到传闻》
《我不是药神》即是以陆勇的故事为原型改编,但除了徐峥扮演的程勇,其他主要演员的角色大都是艺术创作。用导演文牧野的话说,无论是卑微的吕受益、流浪野狗般的黄毛,还是跳艳舞的母亲、求神庇佑的牧师,他们构成了中国这类病人的群像。

“谁家不会遇上个病人,你敢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他才只有二十岁,他只是想活着,他有什么罪!”
(剧中台词)
当然影片中剧情有做过艺术化的改造,在没看电影前,陆勇听闻剧情后曾很生气,他认为影片里程勇早期敛财的做法,会损害自己的形象。
“我不是这样的人,我是一个白血病患者,我是自救,顺带也帮助大家。”“我和原型有差距,我没有贩卖过药品,没有赚一分钱,我帮了很多人。”
陆勇反复澄清,但对于剧情,他又表示理解,“毕竟电影剧情需要”。
陆勇的生还在继续。他说,尽管自己患了白血病,但从治疗出院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止工作,创办的企业现在也是蒸蒸日上,不但在无锡有一个工厂,还在新疆建了一个援疆工厂,帮助当地200多人实现了就业。而他自己的病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现在一切比较正常,当然副作用也有,比如容易疲劳,脸部水肿,腹泻,以及皮肤变白等。但与白血病相比,这些都微不足道,是可以接受的。”

